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4年诚聘优秀人才公告

来源:今日招聘 | 发布时间:2024-05-21 08:28:32 |  访问:97

2. 年薪制

(1)税前年薪100万元;

(2)合同期内可租用学校公租房。

工作条件:

(1)享受平台建设经费、科研启动经费、办公条件建设费最高达660万元;

(2)聘任学校专业技术二级岗;

(3)聘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享有专属研究生招生名额(前3年每年2个博士生指标);

(4)提供必要的实验室工作条件。

生活条件:

解决配偶工作,协助办理配偶及子女户口随迁。解决其子女入学入园需求;享受学校为本人及其配偶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

(三)优秀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开展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和技术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带头人作用,做出重要贡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业绩突出的,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或具备相当学术水平人才,且年龄原则上小于43周岁,身体健康,能胜任学校相应岗位任务要求。

薪酬待遇(可选择结构工资制或年薪制)

1. 结构工资制

(1)享受优秀学者A岗学者津贴税前15万/年(最长10年);

(2)安家费税前150万元并租用学校公租房(5年)

2. 年薪制

(1)税前年薪70万元;

(2)合同期内可租用学校公租房(10年)。

工作条件:

人事考试

(1)享受平台建设经费、科研启动经费、办公条件建设费最高达290万元;

(2)聘任学校专业技术三级岗1个聘期,享受所聘岗位待遇;

(3)认定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4)聘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享有专属研究生招生名额(前3年合计4个博士生指标);

(5)提供必要的实验室工作条件。

生活条件:

解决配偶工作,协助办理配偶户口及子女户口随迁。解决其子女入学入园需求;享受学校为本人及其配偶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

特别关注:

来校工作5年内获评杰出人才或领军人才相关称号的,以及来校工作3年内获评优秀人才相关称号的,依照引进高层次人才按就高原则执行安家费、平台建设经费、科研启动经费等相关待遇,但不叠加享受。

公考

三、优秀青年人才引进类型及待遇

(一)优秀青年学者

男性不超过36周岁,女性不超过38周岁,学术基础扎实、独立创新能力显著、发展方向明确、有潜力入选各类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的优秀青年人才。

薪酬待遇与住房保障:

聘期内享受学校专业技术四级岗岗位津贴,可以按照特任岗位教授(正高级)填报聘任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学校提供公租房或安家费。

工作条件:

认定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期内首次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受指标限制,可适当放宽任职年限要求;具有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申请资格;给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

(二)青年拔尖人才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

薪酬待遇与住房保障:

聘期内享受校聘专业技术四级岗岗位津贴,可以按照特任岗位副教授(副高级)填报聘任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学校提供公租房或安家费。

工作条件:

聘期内首次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受指标限制,可适当放宽任职年限要求;聘期考核合格及以上者,具有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申请资格;给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

(三)特任岗位教授、特任岗位副教授

针对主要针对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储能、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紧缺的学科拓新方向,学校特设特任岗位教授和特任岗位副教授。

特任岗位教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原则上应具有2年及以上相关学科领域的工作经验,成果突出并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

特任岗位副教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近3年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公认的代表性成果。

薪酬待遇:

在聘期内申报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时,可以分别按照特任岗位教授(正高级)、特任岗位副教授(副高级)填报聘任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特任岗位教授、特任岗位副教授的聘期内分别按照正高四级岗、副高七级岗的标准享受年底岗位绩效;对于特别优秀的特任岗位教授、特任岗位副教授候选人,满足相关要求可以在聘期内不受指标、任职年限、基金项目限制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青年教师(直接引进)

除体育、艺术类教师须具有硕士学位外,其他专业新进教师一般须具有博士学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或博士学位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硕士学位的一般不超过27周岁。

优秀的海归博士或国内博士后出站人员(达到我校师资/优秀学科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条件),以及外语、人文、艺术、体育等基础学科的拟引进教师可以直接办理入职。

薪酬待遇:

学校按照相关规定为教职工发放工资待遇,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支持,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上级批复的落户指标协助办理就业落户。

(六)师资博士后、优秀学科博士后

具有博士学位,入站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应届博士毕业生或与其他单位无人事劳动关系人员;已取得优秀科研学术成果,并且达到学校相关博士后项目学术选拔标准。

薪酬待遇:

师资博士后工资待遇参照事业编制教师相应岗位的工资体系执行;在站期间可申请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师资博士后入站即为学校师资,出站考核优秀的可直接留校工作。

优秀学科博士后薪酬待遇为不低于税前30万元/年;在站期间可申请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或享受相关补助;优秀学科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的可以被选留为学校师资。

四、应聘方式

学校全年接受应聘。如有意向者可将简历和相关成果支撑材料发送至各二级单位联系人邮箱,与各二级单位招聘联系人直接联系。简历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

学院

学科

联系人

地球科学学院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王老师

010-89734935

Email: xhwang@cup.edu.cn

石油工程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力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化学,机械类等及相关和交叉学科

李老师

010-89734150

Email: lixp@cup.edu.cn

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曹老师

010-89739075

Email: SD_hgxy@cup.edu.cn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宫老师

010-89731680

Email: cupcmte@163.com

地球物理学院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

徐老师

010-89731308

Email: xujing2017@cup.edu.cn

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安全科学与工程、海洋油气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人工智能及其他相关学科

吴老师

010-89731285

Email: wuxf@cup.edu.cn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张老师

010-89731729

Email: cnem@cup.edu.cn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油气人工智能

赵老师

010-89731658

Email: xxxyzp@cup.edu.cn

理学院

化学、物理学、数学、应用统计

王老师

010-89733898

Email: 2427393099@qq.com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应用经济学类

马老师

010-89733072

Email:jgxy@cup.edu.cn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陈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3158

Email: sydxmy@cup.edu.cn

外国语学院

区域与国别研究

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1610

Email: wxy@cup.edu.cn

体育与人文艺术学院

体育学、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

徐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9165

Email: wtxy@cup.edu.cn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新能源与地质勘探、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智能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与环境化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郝老师

010-89734612

Email: xlhao@cup.edu.cn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碳储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碳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孙老师

010-89731636

Email: sunleilei@cup.edu.cn

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

碳中和能源相关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系统工程、地热、CCS/CCUS、智慧能源、智能探测、地下储能、地下储氢、碳循环与碳监测

范老师

010-89733952

Email: fanzhuoying@cup.edu.cn

教师引进联系人:赵老师 86-10-89733060

人才引进联系人:尚老师 86-10-89733108

博士后引进联系人:马老师 86-10-89733109

学校网址:http://www.cup.edu.cn

学校人才招聘网:http://hrzp.cup.edu.cn/

通信地址:北京昌平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事处

邮编:102249

推荐:更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4年诚聘优秀人才公告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今日招聘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